第一季度廉政建设经验做法:四铁举措深耕细作,绘就廉政建设新画卷
一、铸牢铁的信仰,凝聚廉政精神力量。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依托党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系统性的理论学习课程,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干部,设置差异化的学习内容,针对领导干部侧重于宏观政策解读与战略思维培养,针对基层干部则聚焦于民生政策落实与服务群众能力提升。二是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工作修养。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基地,组织干部开展“重走红色路线”活动,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通过实地体验,让干部深刻感受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和责任感,自觉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三是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实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廉政教育平台,开设廉政课程、案例剖析、政策解读等栏目,干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廉政教育的常态化和便捷化。同时,举办廉政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文艺演出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播廉政文化,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
二、严守铁的纪律,构建廉政制度屏障。
四、实施铁的监督,确保廉政工作成效。
一是整合监督力量,构建大监督格局。建立健全联合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检查。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定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舆论监督。二是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廉政风险预警监测系统,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及时发现廉政风险点,实现对廉政风险的精准预警和动态监控。同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巡察工作,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调查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严肃执纪问责,形成强大震慑。加强对问责工作的规范和指导,确保廉政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