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核心,将其作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强大动力,聚焦“四型”社区建设目标,秉持硬件升级与软件优化并重的理念,成功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高效能优势。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一个引领,让党建旗帜“扬起来”
坚持党建引领的核心地位,将“四型”社区建设列为“区委书记项目”,成立区委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精心制定“1+4”实施方案。推行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实地调研、周报等制度,构建任务清单,运用“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切实提高建设成效。同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述职评议范畴,作为评价单位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关键依据,全力破解体制、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难题,扎实推进“四型”社区建设。
二、构建两项机制,使工作合力“聚起来”
五、搭建五个载体,让多元服务“动起来”
一是搭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捷服务载体。设立便民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设置党群活动室、红色议事厅、心灵驿站、图书阅览室等15个功能室,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办老年大食堂,为辖区老人提供食宿、休养、医护等全方位服务。二是搭建小区党群服务站点特色服务载体。按照“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要求,打造“阳光家园”、“同心居”等3个小区党群服务站,拓展社区“一站式”办理、“一次办结”事项,提升便民服务质量。三是搭建智慧信息系统综合服务载体。安装显示大屏、自助服务一体机、小区智慧门禁,实现业务线上线下便捷办理。通过“社情民意通”系统收集群众需求、发布社区服务项目、宣传各项惠民政策,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是搭建社会工作协同服务载体。设立东大街社区社工服务站,配备专业社工人员,引入社会组织,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五是搭建街道党群驿站延伸服务载体。在街道人员密集区域建设综合党群服务驿站4个,为群众提供爱心雨伞、手机充电、临时休息、便民药箱等贴心服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