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发挥党建引领效能访谈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基层治理核心在组织”。作为组织部长,我始终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治理作为组织工作的“头号工程”。近年来,我们紧盯组织体系薄弱点、人才队伍梗阻点、治理机制空白点,创新实施“头雁领航、强基赋能、联建共治”三项行动,推动组织资源向一线下沉、攻坚力量向基层集结。特别是在破解“空心村治理难、集体经济造血弱、群众参与度低”等痛点问题上,初步构建了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新格局。今天重点围绕如何发挥组织优势破解乡村振兴“人、地、钱”难题,以及党建如何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大家作个交流。
一、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也强调,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xx县委组织部立足部门职责,协助县委、县政府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促服务,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一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还有短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阵地、人员,近年来我们都通过各类举措陆续补齐了短板,但还只是“形”上的完善,如果提“质”还需加强。例如,我们招聘了社区网格员队伍,但这批人大多数较为年轻,对基层事务性工作没有经验,一部分人抱着“过渡”心态上岗,大部分精力用于准备考试、兼顾家庭事业等,如何加强队伍管理、引导发挥治理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二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存在弱项。x年全市党建述职评议会议指出我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质效还不够高;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不优,部分村现有干部年龄结构偏大,少数村还有干部空缺。三是干部队伍建设不够优化。少数干部担当作为意识不够强,执行力有欠缺,“少做”“缓做”心态严重,抓落实能力不足。甚至在一些年轻干部之中,存在“佛系”“躺平”思想,担责躲矛盾、怕犯错躲创新、怕超负荷躲重担。如,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学习教育开展半月有余,但xx县某乡镇一名组织干事,在接受上级调研访谈过程中,对学习教育的基本知识仍然不够清楚。四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还有难点。虽然我们近年来认真贯彻上级部署,全面摸排流动党员信息,定期前往流入地通过开展座谈、建立流动党组织等方式,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但仍然有少数流动党员身份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有的长期不在流入地报到,有的对参与服务家乡工作缺乏热情,很少主动参与。五是新就业群体参与机制有待完善。新就业群体日常工作较为繁重,在满足日常生活中奔波,而社区在吸引他们参与基层治理方面基本以鼓励动员居多,缺乏较为实用的政策制度支持和激励机制,导致部分新兴领域群体的同志不太愿意参加基层治理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持续抓好组织工作重点任务。一是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推进“多格合一”,通过科学划分、建强组织、精准选人、整合职责、完善准入机制等措施,形成便于管理、便于联系服务群众的综合性网格。持续开展“x”等行动,引导党员下沉一线服务群众。二是持续加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力培育发展蛋鸽产业,形成“资产盘活-资金聚合-产业孵化”的全链发展模式。发挥我县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优势,把责任心强、具备带富能力的人选吸纳进村级队伍,引导其当好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排头兵”,在产业引进、产品销售、宣传推广上彰显作为。三是持续抓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四大行动”,深耕共治模式,发挥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