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作风建设专题教育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汇编(9篇)
目录
1.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作风建设专题教育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4
2.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作风建设专题教育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5
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四风”问题看似舌尖上的享受、车轮上的浪费、节礼中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则是党性缺失、纪律松弛、制度失效,是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外在表现是“表”,深层原因是“里”,表与里、标和本是相对而言的,又是辩证统一的。党中央正是充分认识到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采取由表及里,先刹后治、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策略,在抓节点、抓细节、盯重点、严查处的同时,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规党纪教育,织密扎紧制度笼子并严格执行制度规定,进一步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瞄准治本来治标,把治标看作治本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以治标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最终从急则治标转向标本兼治,实现党风正、民风淳的目的。
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康德在伦理学中有一段阐述:“自律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他律指依据外界事物或感情冲动,为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自律是自身的固有意识决定的,他律是外在的影响、约束决定的。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四风”问题从明面上消失,到隐形变异,再到无处遁形,正是持续不断地通过教育提醒、明察暗访、深挖细查、严肃处理、通报曝光一套“组合拳”中形成震慑。但由“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则考验着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纪律意识。自律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强化,自律和他律并不对立,自律是对他律的认同,没有他律,自律难以有效建立,但根本还是要靠自律。在“严”的氛围下工作和生活,有助于党员干部日渐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进而由习惯转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这场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大扫除,不仅激荡了看得见的歪风,更使人们在灵魂深处猛击一掌,带来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重塑,改变着党内政治生态和社会价值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