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主题党课:经济增长理论之争

 经济主题党课:经济增长理论之争

经济如何实现增长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话题,不仅是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而且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因而,从亚当·斯密时代开始,西方经济学家就开始对经济增长进行了长期探索,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也先后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边际学派、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理论等多个发展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学家们对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进行了探讨和争鸣。

古典学派的“数量扩张”观

从亚当·斯密起,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经济如何实现增长。在《国富论》一书中,亚当·斯密研究了如何增加国家财富和收入,认为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国家财富增长的关键。在他的增长模型中,产出是劳动力、土地、生产效率和资本的函数,这实质上就是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此外,他还探讨了自由贸易等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一些非经济因素(如政治稳定程度、法律、制度)等外生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5金币(VIP免费),请先
此部分内容为付费内容,支付后可以阅读全文

罗默(PaulRomer)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中认为,企业通过投资增加资本存量的行为提高了知识的水平,而知识的外部效应不仅使其自身形成收益递增,而且也使物质资本和劳动等其他投资要素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正是这种收益递增带来了经济的长期增长。1988年,卢卡斯(Lucas)提出了一个以人力资本外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式,通过人力资本解释了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虽然罗默、卢卡斯等人解释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经济增长根本动力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作用的产物”。从实践来看,新经济理论不但成功地把技术进步内生到自身经济增长模型,而且阐释了人力资本、知识等在经济增长模型中的自我积累、自我演进以及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丰富和完善了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总体来看,几百年来,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和争论从未停止,研究内容也从单纯的物质资料生产延伸到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方面。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学的发展,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水平也有了极大提升,数理化的分析开始应用到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也从早期的劳动、资本、人口、财富积累等不断延伸扩展至人力资本、知识、科技水平、制度等多种影响因素。虽然,受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探索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0

评论0

请先
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定不移把纪律挺在前面,以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定不移把纪律挺在前面,以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