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篇)县级党委领导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心得体会
(第二篇)以八项规定之光照亮县域治理新征程——一名县级党委领导干部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篇)以八项规定之笔绘就县域治理新画卷——一名县级党委领导干部的实践感悟
(第一篇)县级党委领导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直面“四风”问题积弊,以雷霆之势、霹雳手段,动真碰硬、一抓到底,开启了一场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作为一名县级党委领导干部,通过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深刻认识到其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如何将这一精神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短短数百字,却如同一把利剑,直击作风问题的要害,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突破口。它彰显了我们党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诠释,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八项规定聚焦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看似细微之处,实则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它从人民群众最关注、最反感的问题入手,以小见大、以小见严,推动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向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带来了党风政风的焕然一新,社风民风的持续向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有效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力遏制,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振。这些显著成效,不仅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也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保障。
五、以“自我革命”之勇,锤炼担当作为“硬作风”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县级党委领导干部,我们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把八项规定作为“镜子”,定期照一照思想上的“灰尘”、作风上的“短板”。在县委常委会带头开展“作风体检”,每年召开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聚焦“形式主义新表现”“官僚主义新变种”等问题,刀刃向内查不足,动真碰硬抓整改,2024年常委班子查摆出的32条问题,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销号式验收”,整改情况在政府网站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担当作为是最好的作风“试金石”。在应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复杂挑战时,我们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每人领衔一个重点产业项目、挂帅一个重大改革事项、包联一个信访积案,2025年以来,县级领导累计深入企业、村组调研400余次,现场解决问题260余个。在处置某历史遗留问题时,面对群众的误解和压力,我们带领工作组连续两个月蹲点调解,召开30余次协调会,最终依法依规化解了长达8年的矛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风建设不是虚功,而是解决问题的实招”。
结语:在新征程上续写作风建设新篇章
十年磨一剑,初心映山河。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不仅是党风政风的焕然一新,更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重塑;不仅是纪律规矩的刚性约束,更是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作为县级党委领导干部,我们有幸成为这一伟大实践的参与者、推动者、见证者,更要成为永远的“进行时”。当我们把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在县域治理的广阔天地间,绘就一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壮美画卷。新征程上,让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持续擦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让优良作风在基层落地生根,让为民初心在实践中熠熠生辉!
有任何问题,请直接联系 客服QQ 304456804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