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关于作风建设学习教育的心得体会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职能职责,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开展好学习教育,协同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着力锻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纪检监察铁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一、要在组织推动上持续用力,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一是要强化统筹联动机制。将学习教育与政治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建立“清单式部署—项目化推进—动态化督导”全周期管理体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制定《学习教育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部门、时间节点、成果形式,确保每项任务可量化、可考核。二是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季度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情况,对学习教育推进迟缓、落实不力的单位,由上级纪委约谈主要负责人并下发《整改督办函》。对连续两次督查排名末位的党组织,实行“一票否优”,取消年度评先资格。三是要创新监督问责手段。运用“线上+线下”双线督导模式,线上依托纪检监察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任务进度,线下组建专项督查组开展“四不两直”暗访。对敷衍应付、搞形式主义的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曝光一起、震慑一片”的警示效应。
二、要在学有质量上持续用力,打造分众化教育模式。一是要分层分类精准施教。对领导班子要开设“政治能力提升班”,重点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实施条例》开展专题研讨,每季度撰写1篇政治建设分析报告。对新入职干部要实施“青苗培育计划”,通过“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廉政承诺书签订+导师结对帮带”三位一体教育,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对一线办案人员要举办“审查调查实务大讲堂”,围绕违规吃喝、公款旅游等八项规定典型案例开展模拟办案,提升“从线索中发现作风问题、从案件中深挖政治根源”的能力。二是要创新学习载体形式。推广“五学联动”模式(领学、研学、讲学、考学、践学),开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云平台”,设置“纪法微课堂”“案例警示录”“在线测试”等模块,要求全员每月学习时长不低于8学时,测试合格率纳入年度考核。三是要强化学习成果转化。建立“学习成果实践清单”,要求干部结合岗位职责制定“作风建设承诺事项”,每季度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具体行动。
三、要在查有力度上持续用力,深化立体化检视机制。一是要坚持领导班子带头查摆。开展“四查四看”专项行动,查政治站位是否对标,看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存在温差、落差、偏差;查制度执行是否走样,看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重点领域是否搞变通、打折扣;查作风顽疾是否反弹,看“不吃公款吃老板”“快递送礼”等隐形变异问题是否露头;查群众反映是否解决,看信访举报、巡视移交问题是否真改实改。二是要构建多维检视体系。个人自查方面,全员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负面清单》逐条检视,撰写自查报告并公示接受评议。交叉互查方面,跨区域组建检查组,通过调阅财务凭证、公务用车轨迹、餐饮发票数据等方式,重点发现“化整为零报销”“虚列名目发放补贴”等问题。组织评查方面,上级纪委对下级单位学习教育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对问题查摆不深不透的单位,责令“回炉补课”。三是要强化典型案例剖析。选取2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一案五说”(说纪、说法、说责、说德、说害),推动干部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小节无害论”。
四、要在改有成效上持续用力,健全长效化制度机制。一是要开展高频问题专项整治。形式主义整治方面,开展“减负增效”行动,全面清理“重复报表、过度留痕”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建立“基层减负观察点”,对整改情况开展“背靠背”评价。违规收送整治方面,运用“税务发票大数据+商业预付卡登记系统”比对筛查可疑线索,对中秋、春节等重要节点开展“天网行动”,严查电子礼品卡、快递寄送礼品等隐形问题。二是要推动制度规范迭代升级。修订《纪检监察机关公务活动管理办法》,明确“公务接待人均费用不超过80元”“同城调研一律不安排用餐”等硬杠杠;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指引2.0版》,将作风建设要求嵌入线索处置、案件查办全流程,建立“一案双查”机制,既查当事人违纪问题,又查分管领导作风监管责任。三是要强化整改成效动态评估。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对整改滞后单位挂“红牌”督办,对整改不彻底单位挂“黄牌”提醒,对整改达标单位挂“绿牌”销号。每半年开展“作风建设回头看”,对反弹回潮问题从严从重处理。
五、要在纠治“四风”上持续用力,推进风腐同治攻坚。一是要严查新型腐败问题。聚焦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深挖“吃公函”“吃食堂”“吃工程”等“三吃”问题,对以来“三公”经费异常增长单位开展专项审计,对顶风违纪行为提级办理、直查直办,典型案例一律通报至乡镇一级。二是要构建智慧监督体系。打通财政、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壁垒,建立“四风”问题预警模型,设置“公务用车轨迹异常”“同一饭店高频消费”“大额办公用品采购”等12类监测指标,实现“数据碰撞—自动预警—快速核查”闭环管理。三是要深化以案促改促治。督促案发单位召开“以案四改”专题会(改治理、改监管、改制度、改作风),制定《公务接待负面行为清单》《津补贴发放合规指南》等制度;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活动,通过创作廉政微视频、举办家风故事会等形式,推动新风正气浸润人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