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党员队伍是单位全面建设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必须加强政治监督,坚持精准发力,系统施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各单位落细落实,为深化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纪律支持。
一、深度检视剖析,立起政治监督问题靶标。近年来,从巡视巡察、作风督查、专项检查等情况看,少数基层党组织政治敏感性不强、落实政治要求标准不高的问题客观存在。
(一)意识形态领域管控存有短板。少数党员政治意识不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应对不力。有的对政治性问题见事迟、反应慢,某单位干部“翻墙”上网数年之久,组织上不仅没有发现,还不断提拔;有的对错误言论、小道消息听之任之,个别党员对社交平台上的反动政治言论跟帖点赞,受到严肃处理;还有的意识不强,对干部职工8小时以外管控不力,涉敏感信息账号、违规“翻墙”等排查整治不彻底,发生问题后才大吃一惊。
(二)上级决策指示落实尚未到底到边。少数单位和个别党员对“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全面性、系统性认识不够到位,存在“温差、落差、偏差”等问题。有的表太好、行动差,热衷于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空泛表态,深不进去、落不到底;有的打折扣、搞变通,制度落实不严格;有的图形式、走过场,在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上,搞纸上整改、表面整改,导致问题重复出现、反复发生;甚至还有的对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严重影响组织威信和形象。
(四)建强基础支撑,在提升监督质效上常态用力。抓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强化红色基因传承,搞好廉政文化熏陶,引导广大党员增强政治意识,筑牢忠诚底色。强化组织功能,从过党日、上党课、交党费抓起,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基层党组织在管班子、管党员、管干部上立起威信、体现威力。建强过硬队伍,持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支部纪检委员、风气监督员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业务训练,培养一批会监督、敢监督、善监督的行家里手。探索“制度+科技”智慧监督新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给政治监督赋能,健全完善网上政治信息监测研判、预警应对机制,不断提高监督的时效性。
(五)贯通责任体系,在强化监督网络上聚合用力。压实党组主体责任,树牢抓好政治监督是本职、不抓政治监督是失职、抓不好政治监督是渎职的意识,主要领导自觉站前台、唱主角、负主责,推动政治监督走深走实。发挥纪委监督专责作用,常态组织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整治监督责任情况盘点,对该发现的问题没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及时通报处理。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统筹融合纪律监督、群众监督、信访监督等监督渠道,健全完善与国安系统、网监部门、纪委监委的协同核查等机制,积极探索联动监督有效路径,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