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情况报告
xx区重点聚焦乡村治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问题,将“建强网格党组织,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作为本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项目。通过围绕精准定义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精准科学划分网格、明确职责任务、整合资源力量、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制定《xx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村民小组党小组建设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的工作方案》,在全区开展“红网连心”行动。目前,全区x个村(含农村社区)共科学设立网格x个,配强网格员队伍x余人,整合x余项服务资源下沉村组,覆盖管理服务群众x余人,开展宣传、监测、走访等x余次,排查矛盾纠纷、风险隐患、信访等x余件,对特殊群体提供协办、代办等服务x余件。
一、完善治理体系,细分基层治理“责任田”。坚持“一张网、全覆盖”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划分网格,不断织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搭建起乡村治理的底层框架。科学划分单元。落实“多格合一”工作要求,通过科学划分、建强组织、精准选人、整合职责、完善准入机制等措施,科学划分xx个便于管理、便于联系服务群众的综合性网格,其中农村网格xx个、城市社区网格xx个。坚持“两单两统”,建立网格员工作清单、专职网格员任务清单,统一准入网格事项和网格员信息报送规范,按照“一个口子、一套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通、力量融合。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原则,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党小组,建立起“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示范户”治理体系。目前x个村组共成立村民小组党小组x余个,覆盖常住人口x余人,包含党员x余人。完善组织架构。坚持党建赋能一体化,实行多网融合、一网运行,通过整合党建、政法综治、生态环境、民政民生等网格为“一张网”,重点关注邻里纠纷、矛盾化解、民生帮扶等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网格内各类组织服务功能统一整合到村民小组、资源下沉到村民小组、力量聚集到村民小组,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构建责任链条。建立“乡镇(街道)干部、村“两委”、村民党小组组长、专职网格员”四级责任体系,在村民小组内张贴“红网连心卡”,公布网格员、党小组成员相关信息,主动亮身份、明职责,让群众第一时间找到“主心骨”。
二、凝聚治理力量,集结基层治理“排头兵”。构建“一干两长多员”模式,整合乡、村、组三级党员干部力量,积极推动资源力量向网格集聚,构建条块协同、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选好队伍。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从党员志愿者、离任村干部、“五老”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乡贤等人员中择优新增选聘x余名网格员。村“两委”、小组长实行“老带新”、“传帮带”,切实提升实战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如,xx乡严把“选育管用”四个关口,以实施“双雁工程”为抓手,从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中择优选配村“两委”干部,建立“双带双培双评”培养锻炼机制,通过开展任职谈话、统一组织培训、督促提升学历等方式,提高其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发挥作用。落实“包联干部联系网格、网格长联系网格员、网格员联系群众”机制,通过建立“三类”走访和“五必访、五必到、五必清”机制,做实做细网格内入户走访、民情收集、政策宣传、代办服务、和谐治理等工作。今年以来,收集办理民生诉求和意见建议x余个,解决各类民生问题和矛盾纠纷x余件,做到群众不出门就能解决身边事。全面组织党员下沉。创新开展党员助力文明出行交通劝导活动,组织xx余名党员志愿者、网格员联合交警部门在城区重点路口开展车辆规范行驶文明劝导,推动道路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xx%。持续开展“xx”行动,2025年以来组织xx余名党员进农村、进社区帮助解决群众上报事项xx余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激励履职。各乡镇党委、城市社区党工委总体上都能扛牢主责主业,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谋划部署,把开展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抓手,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治理提质”行动与开展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一体谋划推进。实行网格员、小组长等人员考核管理制度,对其工作参与度、任务完成度、群众满意度等设置考核指标,区委组织部从书记抓党建经费中列支专项资金,按照一定标准安排工作补助。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党小组长)优先安排公益岗位、优先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培养及评先评优,激励网格员队伍履职尽责、发挥作用。
三、优化治理机制,延伸基层治理“全触角”。将“人、地、物、情、事”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构建“一网统筹、一网办理、一网服务”工作模式,确保信息收集快速详实、矛盾排查及时准确、民生服务高质高效。健全项目清单机制。围绕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红色服务代办等x类x余项工作指标,施行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制”工作模式,目前累计收集线下“群众点单”事项x类x余条,线上“平台上报”问题x余条,精细化分流、转办事项完成率x%。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深入推进“民情遍访”活动,建立健全结对区直部门、乡镇干部下沉网格的常态化机制,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网格聚集,构建“党群帮扶服务圈”,建立问题采集、分析研判、上报平台、联动处理、结果反馈、居民评价“六步法则”。同时,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社情民意熟”优势,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和各类信息收集上报工作,合力解决治理隐患和群众诉求。巩固提升“红色物业”行动成果,对xx名未缴纳物业费的公职人员进行组织提醒、约谈教育,并将谈话记录和缴费情况进行备案。推广“xx”会商模式,组织共建单位、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和居民代表等对小区治理难点问题会商研判,2025年以来共解决路灯维修、物业管理、充电桩建设等急难愁盼事项xx余件,相关做法在《xx》整版报道。健全闭环处理机制。深化网格服务,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便民代办点,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构建“群众线上上传问题—村民小组党小组长线下处置—村民评价反馈”工作流程,对小组内难以解决的复杂事项,启动“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其中,对于网格内难以解决的,及时上报村党组织协调解决,实现内部“小循环”;对于村级层面无法解决的,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协调公安、司法、住建、城管等部门介入化解。截至目前,乡镇层面处理道路维修、垃圾清理等问题x余个,区级层面处理历史遗留、医保报销等问题x余个。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