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教育局党组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将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度融合,统筹推进规范办学、师德师风建设、能力作风提升,推动教育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补钙铸魂,深化学以致用。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固本工程,推动八项规定、党纪党规从“纸面”落到“心间”,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创新载体让学习“活”起来。打造沉浸式学习矩阵。开设“八项规定微课堂”,利用每周工作例会前10分钟,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靶向教育;开展“重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家书征集”等活动,组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到**烈士陵园、廉政教育基地研学**人次,征集家书300余篇,让纪律要求入脑入心;建立“学习积分制”,将“党员教育”等平台学习情况纳入个人考核,对排名后20%的干部进行提醒,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二是以案促改让震慑“强”起来。召开教育系统警示教育大会,通报近年查处的*起典型案例,组织观看《校园里的“微权力”之痛》等自制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在全系统开展“纪律规矩大讨论”,围绕“如何守好教育初心、如何规范用权”等主题,组织校长、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场,撰写心得体会*余篇,推动“不敢腐”的震慑转化为“不想腐”的自觉。三是学用结合让成效“实”起来。开展“党纪学习促整改”行动,将学习教育与问题整改挂钩,建立“学习—调研—整改”闭环机制。局班子成员带头领题调研,围绕规范办学行为、师德师风建设等课题形成*份调研报告,推动解决难点问题*个;在教育项目审批、职称评审等关键岗位推行“党纪承诺书”制度,实行“凡进必学、凡提必考”,让纪律要求成为干部履职的“标配”。
(二)聚焦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整治。坚持“小切口、大整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餐、校服、学平险、收费、师德师风、招生考试等领域,持续整治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一是严把舌尖安全。联合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开展“明厨亮灶”全覆盖行动,对全县*所学校食堂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次,约谈供应商4家,责令整改问题17项,退还违规收费12.8万元。创新“家长陪餐制+云端监督平台”,家长线上实时查看食材采购、加工流程,满意度提升至92%。二是整治校服腐败。校服采购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建立“一校一档”供应商黑名单,查处某校后勤主任收受回扣案件1起,党纪处分1人,推动校服采购成本下降15%。建立家长代表参与招投标机制,实现“阳光校服”全覆盖。三是斩断学平险利益链。开展学平险专项审计,发现违规返点、强制投保等问题线索5条,立案查处3人,清退违规资金8.6万元。推行“保险自愿申报+公示平台”模式,家长通过线上缴费平台自主投保,参保率下降12%,但满意度达95%。四是坚持师德同频共振。在师德师风整治中打出组合拳,组织*余名教师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设立“师德监督二维码”,家长扫码即可匿名举报,累计查处有偿补课、收受礼品等问题11起,通报典型案例7例,开展“最美教师”“师德标兵”巡回宣讲12场,让清风正气浸润三尺讲台。五是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链条管理,构建“三维监督体系”。智慧监督,上线“教育阳光码”平台,家长扫码即可查询收费项目、举报违规行为,累计收到线索23条,办结率100%;交叉监督,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组成的“教育观察团”,随机抽查学校86所,发现并整改变相收费、有偿补课等问题21个;家庭监督,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15万份,开展“校长接待日”活动48场,收集意见建议67条,推动解决课后服务时间不足等问题19项。
(二)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尽心竭力办好牵动人心的民生大事、凝聚人心的民生实事,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实干担当,勤学习强本领、善谋划会创新、重实干求实效,推动发展提速提质提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清风峻节立天地”的廉洁本色,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进一步深化对风腐一体的规律性认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三)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针对反复频发、根深蒂固的问题现象,善于从制度上找症结、寻对策、拔顽疾,坚持问题不解决不松劲、目的不达成不罢休。针对成效明显的做法,结合实际,统筹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持续用力补充完善,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制度机制,固定下来、广泛铺开,切实推动学习教育落地生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