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交流发言: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通过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以优良作风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深刻领悟,夯实作风建设思想根基
(一)作风建设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培育并坚持了党的“三大作风”,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重要原因。党执政后,面临的环境和队伍发生了变化,作风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执政,越要加强作风教育和作风建设。因为作风问题解决不好,党就可能失去民心、丧失政权。政法机关作为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其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只有保持优良作风,才能更好地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力。要深化改革、转变职能,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要强调党委负主体责任,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既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又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经常进行检查监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要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实践,努力取得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长效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成果。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在市委政法委,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政法干警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作风建设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把作风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的全过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政法系统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法治XX提供坚强保障,为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法力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