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大历史观心得体会
习近平大历史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强调要“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习近平大历史观在历史思维、历史经验、历史规律、历史情怀等维度展现了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我们正确对待历史、科学正视历史、自觉运用历史、增强历史主动的科学理论,实现了唯物史观创新性发展,标注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观新的理论高度。
一、涵养历史思维,拓宽历史时空视界
习近平大历史观之“大”,在于历史思维的深邃,强调“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不能凭空想象、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任意选择。习近平大历史观强调历史的长时段。“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习近平大历史观强调以贯通古今的智慧,从历史的长时段去审视、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析当下碰到的问题,深刻把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和发展进程,深刻把握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历史的整体性。人类历史是一个包含各民族、各领域的纵横交错且不断变迁的综合网络。习近平大历史观将历史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从多角度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状态,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把握历史的脉络,进而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趋势。把握历史的发展性。将社会历史视为发展的生命体,以史为鉴、鉴往知来,从历史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历史事件,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让历史事件为当下发展提供经验教训。
四、永葆历史情怀,弘扬人民主体地位
习近平大历史观之“大”,在于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为了人民实现历史发展、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发展、历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大历史观在永葆为民情怀中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将了解并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视为坚守人民立场的基础,多次强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永葆为民情怀中彰显人民主体力量。将彰显人民的价值追求,视为坚守人民立场的关键,一再强调人民是历史战略谋划和参与的能动主体,历史的结果和效用需要由人民来检验,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以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为旨归,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在永葆为民情怀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坚守人民立场的目的,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永葆历史情怀、坚守人民主体,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坚守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守住守好民心,在历史的接力中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