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落实““十四五””的收官年,也是谋划“十五”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崇高。今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市“两会”、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基础设施立体互联、运输服务一体融合、治理体系现代高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新实践、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交通支撑和稳健运输保障。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即做好六篇文章,实现六个突破:
(一)做好融入战略布局的文章,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上实现突破。一是融入重大战略。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不断加强省市示范合作,持续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开展沪苏锡通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相关工作,全力打造现代化物流枢纽示范城市。以发展现代化水运为主攻方向,加快“水运XX”建设,构筑现代化水运体系。全力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提升产业整合力竞争力影响力,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二是谋划“十五五”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总体部署,统筹开展XX市“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相关工作,扎实做好XX市“十五五”公路发展规划、水运发展规划编制,积极谋划机场枢纽提升、江阴港扩能提级、轨道四网融合、内河水运联通及区域路网快联等重大战略工程。三是加大对上争取。站在“惠民生、促发展、打基础、谋长远”的高度,全力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试点。立足交通运输工作实际,紧密跟踪政策,找准突破方向,积极争取部省政策资金支持。聚焦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加快推进312国道、346国道等省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完善项目前期审批手续,为争取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做好准备。
(五)做好壮大交通产业的文章,在产业建圈强链上实现突破。一是深化低空经济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围绕产业促进、飞行保障、空域管理、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配合完成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办法修订,加快制定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编制完成全市空域、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全力用好“对上争取、资源导入”关键招式,做好环太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验收工作,助力推动宜兴丁蜀、梁溪科技城等低空经济产业园区申报上级低空先行试点,努力争取更多上级政策倾斜与合作成果下放。办好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在更高层级、更广维度打造立足XX、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合作平台,为我市低空经济“项目引进来、产品走出去、企业享机遇”提供支撑。二是拓展低空场景应用范围。深刻把握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商业化进程规律,加速场景供需对接和项目落地,重点推动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全市域政务侧低空治理一体化方案;加快构建面向周边区域“空空联程”“商务出行”等直升机通航网络,开通硕放机场至湖州、南通、泰州、盐城等周边城市“空空联程”航线,以及丁蜀机场至横店、舟山等城际航线,市区至上海、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商务出行航线;依托太湖、灵山、古运河、锡惠山等特色景点和自然风光资源,织密空中旅游观光航线,试点景区低空餐饮配送服务;深化无人机清洗、排险、应急等民生服务场景,推动丁蜀机场建设“低空经济”应急保障合作项目,打造省内首个“低空经济+应急物资”物流保障示范点。三是增强低空集群发展能级。积极推动产业科创深度融合,以6个低空产业园与本土重点链主企业为核心,构建“双核引领、多点联动”的低空产业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低空集群“六个一”建设,进一步优化技术、市场、金融、服务等多维要素供给,强化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引育,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意向基金加持我市低空经济企业,加快推进XX丁蜀航空工业技术发展中心、牧羽天航空新建厂房等项目建设,开展江阴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二期前期研究,完成锡山、滨湖试飞试验基地选址,推动牧羽天航空油电混动重载荷eVTOL、道尼尔海翼党S-2C轻型运动类飞机等产品适航取证及实际运用,集聚壮大一批有行业扩展能力、有产业带动力的优质企业。四是构建现代交通产业体系。以公路、航道、港口、机场和综合客货运枢纽等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为重点,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在交通科技创新领域先行先试,开展市级交通运输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深化交通运输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交通产业和平台经济发展,挖掘交通运输数据价值,促进政企间数据高效有序流通。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对现有15家2023年度XX交通骨干企业进行优化完善、调整补充,新增一批基础好、特色优、创新强的骨干企业,为促进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与平台,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新引擎。
(六)做好党建引领发展的文章,在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上实现突破。一是强党建聚合力,赋能交通发展。创新学习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推进理论学习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把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化“先锋绿源通”党建联盟共促共建,积极融入环太湖机关党建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广大干部在服务发展大局、服务基层发展、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担当作为、敢为善为,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注入“红色”力量。二是多渠道广宣传,讲好交通故事。按照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战略布局和工作要求,做好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经验成果宣传,全方位讲好交通故事。充分发挥XX交通微信公众号新媒体作用,围绕“双联双提”、水运XX、低空经济等做好专题报道、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彰显交通发展成色、底色。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培树先进典型,组织实施“苏心春运·锡悦归家”、“爱心送考”、绿色出行等特色志愿服务,在强化文明实践中激发活力。三是严纪律转作风,营造良好氛围。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严抓实市委专项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闭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人员,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围绕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抓典型、强整改,让想干、能干、快干、敢干蔚然成风,让谋事“一条心”、干事“一股绳”、工作“一盘棋”、发展“一股劲”成为XX交通的鲜明标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