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要求,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对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作一个发言,既是吐槽更是自嘲,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沟通不畅,争先进位不够有序
在全区的工作中,乡镇与区直单位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导致乡镇认为区直单位不接地气,区直单位认为乡镇在落实工作上存在推诿的现象。同时,乡镇与乡镇之间存在争先进位内卷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乡镇与区直部门沟通不畅。乡镇与区直单位各自强调自身的困难,导致双方存在沟通上的障碍。尤其是*单位在过去可能在不少领导和区直单位心目中都有一些意见,觉得*单位干部姿态高,不好交流沟通,时常有“轻狂”的评价。无论是日常开会、接待检查,*干部在沟通交流上总是“慢半拍”,从客观原因说,是因为人员少、任务重、接待多、检查多,导致镇村干部疲于应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干部对自身定位不准,自视甚高。二是乡镇争先进位内卷严重。区里为了促进工作提出一系列的激励与考核措施。比如,每季度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擂台赛以及年终的考核等,乡镇对获得名次很看重,有时出现有力过猛的现象。比如,考核组到乡镇时候,为了给检查组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乡镇的主要领导是全程陪同,生怕考核结果不理想,影响到乡镇排名;到了年终考核的时候,乡镇的主要领导更是“轮番上阵”到主管部门拜访留下好印象,考核部门是“门庭若市”。争先进位出现一种无序化的现象,内卷的情况严重。
建议:首先,乡镇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更多换位思考。乡镇与区直单位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特别是*单位必须摒弃过往自视甚高的想法,镇村干部改变坐井观天、自命不凡心态,主动与区直部门进行沟通请教,提升工作的质效。其次,各乡镇要正确看待争先进位,考核只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工作,要重视考核,但也不能让争先进位“走火入魔”。同时,考核部门更要把好“尺子”,做好工作量化。把考核办法放在前,围绕考核标准开展工作,做到考核公平公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一是各自为政有苦难言。区直部门间统筹联动不够,同样内容、不同格式的资料需要基层多头报送,一些非涉密文件也通知乡镇频繁上门领取和归还文件。大部分总结、台账、表册等资料既要交电子档、又要交领导签字盖章纸质档。区直一些部门都要乡镇、村社进行规范化建设,导致村社的各种制度牌、宣传牌“琳琅满目”应接不暇。2024年度的基层减负又作为重要工作推进,然而基层对具体的减负标准不清楚。联合督查组因为每个检查人员的标准不同,对乡镇的指导也存在不同,导致在基层减负的过程中无所是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落实。二是督导检查应接不暇。相关部门以调研、指导、督导等名义到乡镇开展工作检查的情况依然偏多,有时就算工作很忙,为了不“得罪”领导,也只能挤出时间陪同,耗费大量精力。*单位靠城区较近,在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任务集中期,上级调研督导多,陪同任务更重,班子会有时都开不齐,更没有时间听基层村社干部汇报工作,有时主要领导办公室门口各部门汇报工作人员一等就是半天。
建议:要拿出“真减负”的态度,上级部门要带头,从减少会议频次,到压缩检查考核,再到精简报表材料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整治,才能增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放开手脚大胆干事。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