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民政紧紧围绕建设“三力三区”目标,在推动全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改革引领、攻坚克难,激发民政事业新活力。养老服务业创新亮点纷呈。印发《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措施》,出台全市首个“银发十条”-《x区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举办银发经济招商推介会,吸引百余家企业出席,与9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书。开展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消费提升和智慧养老集市活动,吸引9家养老头部企业参展。对表全会改革项目全面铺开。推进事务中心市场化运营改革,先后接洽26家企业并完成2轮市场测试,编制完善改革实施方案。升级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服务一站式提供。打造1个“物业+养老”服务驿站。建立“社会组织+公益慈善”协同发力社会治理机制,推出“x积善计划”打造“消费行善”品牌。年底前建成婚恋网红打卡点。招商引资工作多点开花。建立民政领域“四个一”招商机制,先后走访87家企业及商协会,在市、区平台发布x银发经济领域招商宣传片,成功落地厚德世家、作为科技、朗逸健康等9家企业。推动康馨、欣荣深尚等在建养老项目完成固投3000余万元。实地考察产业用地22次,为意向落地企业提供空间推介、资源链接等服务。
(二)聚焦精准多元、协同发力,开创兜底救助保障新局面。精准普惠开展社会救助。深化社会救助“反向办”,主动发现并分类帮扶困难群众390名,为817名人员推送政策减免数据。建设慈善超市示范点,创新“线下选购+线上下单”慈善超市新模式,累计发放物资70余万元。推进社会救助“全市通办”,将救助范围扩大至非户籍和港澳籍居民,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建立急难型“先行救助”通道,累计发放救助金3470余万元,惠及6740余人。多元协同做实民生事务保障。民政牵头持续加强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处置舆情20余宗。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开展个案跟踪、关爱活动,依托社会组织互联互助力量,帮助93人寻亲返乡、送医送站救助。x“精康融合行动”首个街道试点在清水河街道揭牌,提升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水平。清明、重阳期间全区20块深埋绿化地实现安全文明祭扫,接待群众4224人次。开展市、区、街道三级行政界线联合检查,完成x福田线界桩和区域界线检查。全面擦亮“大爱x”品牌。推进慈善文化进商圈、进校园、进公园,打造“x慈善周”“向善吧!少年”等特色项目,举办活动超65场,1.5万余人次参与;拨付超8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和灾后重建等工作,全年累计开展关爱活动100余场,投入善款330余万元,服务8800余人次。第二届x慈善周暨“大爱x”社区慈善文化节获评第二十一届x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三)培育银发经济,提升专项事务服务保障能力。实施银发经济三大行动。开展企业集聚行动,围绕产品研发、智慧养老、医疗健康等方面,通过空间推介、资源链接等方式招引新兴科技战略企业落地。开展产业融合行动,布局银发+金融、文旅、珠宝等产业矩阵,在现有产业园区融入银发元素,开发“银发+”服务产品。开展消费促进行动,联动企业创办银发集市,打造银发消费IP。创建1-2个“家门口”银发产品展示区,引进1家商业街区销售店。合力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健全区老龄工作体系,强化老协规范化建设,开展赋能培训。聚焦“敬老月”等节日开展“幸福老人计划”“敬老爱老文明宣教”等活动,有序推进老年人意外险工作。强化儿童福利保障能力。发动多元社会力量开展个案跟踪、排查走访及关爱活动。推进街道未保站规范化建设。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儿童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
(四)紧扣作用发挥,推动社会组织固本强基。激活公益创投资助机制。推动慈善资源、社区基金、激励扶持资金合力开展公益创投、慈善帮扶救助项目,精准对接社会公益需求,引导社会组织在“百千万工程”、助力经济、“一老一小”关爱、深港融合等领域发挥作用。拓展创新空间公益慈善功能,建设x慈善超市示范点和慈善之家,强化公益创投项目跟踪监管、服务换场地、资源链接整合、能力建设等公益慈善功能。健全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链条。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合规建设示范点。出台社会组织重大活动备案指导文件,探索社会组织承诺制容缺办理注销登记,清理整治一批“僵尸型”社会组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