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论

党课讲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论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指明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是辩证法的精髓,要求我们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具有广阔前景。这既为各地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空间,也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培育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布局上避免盲目扎堆、一哄而上。例如,在资源禀赋充裕、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西部地区,应加快风能、光伏能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优化;在工业体系完备、重工业发达的东北地区,应强化其在机械制造、钢铁、军工、化工等方面的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打造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一批新增长动能;在科研、产业、人才等优质资源高效汇聚的东部地区以及不断崛起的中部地区,应将目光转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5金币(VIP免费),请先
此部分内容为付费内容,支付后可以阅读全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就必然造就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以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各种新模式迭代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各地区、各领域、各企业只有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从传统产业升级为新兴产业、从传统生产力转变为新质生产力,包括以下发展模式:一是促进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融合。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重新组合传统产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不断优化传统产业的生产流程、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传统产业由小到大、由有到优、由弱到强。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传统产业链延伸至新兴产业领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如将人工智能引入教育、硬件、制造业、通用应用等领域,形成新兴产业链,带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三是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绿色生产力,传统产业要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绿色能源和智能技术的相互协同中实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利用率的提高。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教育、科技、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支柱。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中,必须加强教育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注入活力。因此,各地区各部门要确定工作思路、发展模式、政策部署,在确保不偏向、不走样的前提下,支持各种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倡导不同模式在相互学习借鉴中取长补短、重点突破。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只有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才能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部分文章缺省word文档下载,如果需要下载word文档,请在评论区发评论,我们安排修复
0

评论0

请先
高校党委副书记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研讨交流发言
高校党委副书记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研讨交流发言
5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 })();